
近日,勁牌養(yǎng)生一號正式開啟“溯源中國”原料“探源”之旅,邀請吉林省菌物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徐濟責教授,與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林業(yè)科學研究所所長樊光輝,分赴長白山脈地區(qū)和柴達木盆地開展道地原料溯源活動。科考團隊通過實地觀測、視頻記錄等方式,全面呈現原料的生長環(huán)境與特性,向消費者透明化展示產品原料品質。

01 長白山靈芝:寒溫帶環(huán)境下的品質堅守
長白山北緯41°區(qū)域,森林覆蓋率高達 85%以上,郁閉度與濕度適宜,區(qū)域內具有腐殖層厚實的黑土,水質天然、純凈、無污染,含有較多的礦物質營養(yǎng)元素,為靈芝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(huán)境。
徐濟責教授在考察現場介紹:“養(yǎng)生一號采用長白山林下種植的仿野生赤芝,除了嚴格遵循質地、光澤、外形的上品標準之外,大小也有著更規(guī)范的標準:如菌蓋直徑在 10~18cm,厚1~2cm等;更細致要求的還有:外形要求不能畸形,沒有分叉等等?!?/p>
實地采集樣品檢測結果表明,吉林省長白山地區(qū)自然環(huán)境生長的林下種植靈芝,靈芝多糖含量達到1.41%、三帖及甾醇含量達到1.22%,原料的成分含量及其安全性指標均優(yōu)于《中國藥典》標準。靈芝的菌蓋在陽光下呈現出漆樣光澤,這是判斷靈芝品質的重要標志。

在吉林省延邊市大陽溝的靈芝種植基地,徐教授展示了靈芝生長、采、加工、晾曬等過程。他強調:“長白山的林下赤芝,吸收天地精華,喝著純凈的山泉水,最終才形成了鮮活飽滿、色澤光亮的原料,我們順應時節(jié)進行采收和加工,也感恩長白山贈予我們的這份自然珍品。”
02 柴達木黑果枸杞:“花青素之王”的成長奧秘
柴達木盆地自古被譽為“聚寶盆”,這里蘊藏著眾多的礦產資源,但這里的極端環(huán)境,讓絕大多數天然植物面臨著生存挑戰(zhàn),黑果枸杞因為自身強大的“抗旱、抗鹽堿”能力,能夠在這里生根。再加上柴達木盆地全年光照充足,年日照時數長達3000小時以上,強烈的紫外線照射,促進了黑果枸杞中花青素的合成與積累。同時,該地區(qū)土壤富含礦物質,為黑果枸杞提供了獨特的養(yǎng)分來源。

在考察過程中,樊光輝所長帶領團隊深入黑果枸杞種植區(qū),詳細觀察了其生長狀況。他指出:“關于黑果枸杞的歷史,早在大約1200年前的《四部醫(yī)典》里就有記載了。柴達木盆地生長的黑果枸杞,果實顆粒飽滿,色澤呈紫黑色,是迄今為止發(fā)現的原花青素最高的天然植物,被譽為‘花青素之王’。養(yǎng)生一號采用柴達木黑果枸杞,嚴格遵循上品標準,花青素含量(均值)達到1.83%,枸杞多糖含量(均值)達到8.4%、總糖含量達到48.6%(均值)?!?/p>
03 原料溯源:透明化傳遞原料真實價值
未來,養(yǎng)生一號還將繼續(xù)對其余原料開展品質溯源,同時也將持續(xù)與第三方權威科研機構合作,深耕原料品質提升,用科學數據說話,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放心選擇。

免責聲明:本文為本網站出于傳播商業(yè)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(fā)布,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及立場。本文所涉文、圖、音視頻等資料之一切權力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。本網站對此咨詢文字、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亦不構成任何購買、投資等建議,據此操作者風險自擔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