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華頓經濟研究院在8月6日發(fā)布了2025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。這是連續(xù)第十一年發(fā)布的百強城市排行榜。榜單以GDP總量排名前115位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作為入圍城市,按照硬經濟指標(GDP、儲蓄和財政)和軟經濟指標(環(huán)境、科教、文化和衛(wèi)生)綜合得分進行排序,取前100位作為年度百強城市。
江蘇省和山東省表現最突出,各有13個城市上榜。江蘇省所有地級市全部上榜,山東上榜率達到81.25%。
廣東省和浙江省各有8個城市上榜。
福建省有7個城市上榜。
河北省有6個城市上榜。
湖南省有5個城市上榜:長沙、岳陽、衡陽、株洲、常德。
河南省有5個城市上榜。
江西省有4個城市上榜:南昌、贛州、九江、上饒。
安徽省有4個城市上榜:合肥、蕪湖、滁州、阜陽。
四川省有3個城市上榜:成都、綿陽、宜賓。
湖北省有3個城市上榜:武漢、宜昌、襄陽。
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有3個城市上榜:南寧、桂林、柳州。
陜西省有2個城市上榜:西安、咸陽。
東北地區(qū)整體表現較弱,僅有4個城市上榜:大連、沈陽、長春、哈爾濱。
郴州(湖南省)位列第100位,成為新晉百強城市,而荊州未出現在榜單中。非常遺憾。2024年荊州GDP為3505.99億元,距離當年百強門檻(第100名河南新鄉(xiāng)GDP 3569.7億元)僅差約64億元,位列全國第101位。不過進入前115位是肯定的。孝感(第111位)、黃岡(第112位)等湖北城市同樣未入榜。
產業(yè)結構依賴工業(yè),荊州經濟增長主要依賴第二產業(yè)(如華魯恒升、柳工基地等項目),但服務業(yè)和科技創(chuàng)新仍需加強。
但是,軟經濟指標短板明顯,百強榜單綜合考量硬經濟(GDP、財政)和軟經濟(環(huán)境、科教、文化等)。荊州雖在科技創(chuàng)新領域進步(如2024年入選全國科技創(chuàng)新競爭力百強第97位),但整體軟實力可能仍需提升。
我問了deep seek:湖北葉青教授從哪一年開始,建議省委省政府支持荊州,沖擊百強?
他回答:葉青教授"這些年來一直建議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湖北'老四':荊州"。這里的"老四"指的是湖北省內經濟排名第四的城市,即荊州。
葉青教授早在2014年就開始關注荊州發(fā)展。2014年4月20日,葉青教授在荊州市委禮堂作了題為"'十二五'規(guī)劃與荊州發(fā)展"的主題報告(荊州市發(fā)改委邀請),其中提到:
1、借助文化資源發(fā)展旅游業(yè)(如三國文化、楚文化);
圖片
2、重點發(fā)展縣域經濟與鄉(xiāng)鎮(zhèn)經濟,培育強縣強鎮(zhèn),提升市域經濟整體實力。
此時尚未直接提及“百強城市”,但已奠定荊州作為“湖北第四增長極”的發(fā)展定位基礎(當年李書記的“壯腰工程”)。這顯示他至少在2014年就開始為荊州發(fā)展建言獻策。
2022年,葉青在分析2021 年GDP百強榜時指出,荊州以2715億元 GDP 排名全國第 113 位,距離百強門檻(第 100 名商丘 3083 億元)僅差約 368 億元。
公開呼吁省委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,讓荊州盡早進入百強市,并提出具體路徑:
推動全國承接產業(yè)轉移示范區(qū)落地,吸引造紙、煤化工等龍頭項目(如玖龍紙業(yè)、華魯恒升);
打造千億級產業(yè)集群(造紙、新能源材料),強化產業(yè)鏈。
2023年葉青教授公開表示"GDP百強城市排名,根據2022 年數據,荊州 GDP 達3008.61 億元,與百強門檻(上饒 3309.7 億元)差距縮小至301 億元。葉青發(fā)布視頻強調“荊州距離百強僅差一口氣”,并指出百億級項目投產時效是沖刺關鍵(如華魯恒升、仙鶴紙業(yè))。這體現了他持續(xù)關注荊州沖擊百強的進程。
葉青教授在2024年進一步細化了支持荊州發(fā)展的建議,包括發(fā)揮“水、糧、文、運”四大優(yōu)勢,建設物流樞紐(如荊州港億噸級升級、“四港聯(lián)動”);聯(lián)合武漢高校設立產業(yè)創(chuàng)新中心,破解技術轉化瓶頸;引入新能源整車或電池巨頭,形成“鏈主效應”。
2025 年,葉青持續(xù)呼吁將荊州納入省級戰(zhàn)略重點,對標襄陽、宜昌發(fā)展模式,并強調:若2026 年前培育出新的千億級產業(yè)(除化工、汽車外),有望在2029 年實現 GDP 5000 億元目標,為百強奠定基礎。
因此,葉青教授對荊州沖擊百強的建議是一個持續(xù)過程:從2014年初步關注荊州發(fā)展,到2022年明確提出支持荊州沖擊百強,再到2024年提出更具體的建議措施。
蠻感謝deep seek,還記得這么多。
“壯腰工程”是湖北省自2011年起針對荊州實施的省級戰(zhàn)略,旨在破解其交通瓶頸、振興產業(yè)、提升城市能級,重塑荊州作為長江經濟帶“龍腰”的地位。經過十余年推進,該工程已從交通破局延伸至產業(yè)、城建、文旅等多維振興,成效顯著。
荊州擁有湖北近半長江岸線(483公里),但長期受制于交通閉塞、產業(yè)薄弱,被形容為“湖北經濟塌陷區(qū)”。2011年省委提出“武漢是龍頭、宜昌是龍尾、荊州是龍腰”,振興荊州關乎全省發(fā)展平衡。
2011年11月,省委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,將“壯腰工程”納入省級戰(zhàn)略,聚焦“交通壯腰、產業(yè)壯腰、興城壯腰、強縣壯腰、文化壯腰”五大路徑。
建議還是要加強壯腰工程。